|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附件一樂生療養院相關資料說明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PBworks 18 years, 2 months ago

目錄

第一部分 樂生古蹟價值………………………………………………p1

第二部份 樂生院民院民聲明書………………………………………p7

第三部份 痲瘋病患人權現況…………………………………………p8

 

 

 

 

 

第一部分 樂生古蹟價值

 

1930年設立的樂生療養院,其古蹟價值面向之多元,早經各方論證,然而工程單位始終堅稱樂生療養院僅為文化資產,不具古蹟價值,因此不需全區保留。此處首先提出樂生院古蹟的十大價值,並於接下來透過既存文獻清楚闡明價值之所在。樂生院的十大古蹟價值包括:

 一、作為見證過去因時代錯誤形成對痲瘋患者不人道強制隔離政策的具體媒介,足為人權反省

 二、公共衛生史蹟的完整呈現,恰為台灣最缺乏之醫療古蹟(92年止全台灣僅六處醫療相關古蹟)

 三、痲瘋病人因時代而形成的半封閉完整聚落

 四、揉雜不同時期殖民地母國與殖民地建築自身特殊建築風格的”混種”式建築(如”日式”三合院)交雜院區之中,體現不同建築思維之對話

 五、大新莊地區重要日治時期史蹟的保存

 六、整體環境可作為醫學教育及醫病關係再思考之最佳素材

 七、隔離環境的保存能促使後世對於傳染性疾病之恐懼等進行反思

 八、可以透過文化資產、醫療古蹟、人權公園多重身份進行與國際間之交流,類似的範例為同屬痲瘋病院的日本多磨全生園,園區全區保留後成為國際交流重鎮

 九、保存之後由於療養所本身優良之自然環境,可做為新莊一帶難得的森林遊憩空間

 十、保存後無論做為社區營造、長期照護、或醫學展示相關空間等空間再利用方式,都將有效促進本屬邊陲的迴龍一帶之區域發展

 

以下則是學界對於樂生古蹟價值的具體論述:

 

 

一、91年8月21日樂生緊急會勘古蹟委員書面意見

 

委員A:樂生院保存價值極高,捷運開工乃無可挽回之浩劫,應有雙贏之規劃…

委員B:應先對樂生院進行調查測繪研究…

委員C:樂生院建材良好設計優美…

委員D:…樂生院見證台灣醫療史發展…整體環境結合良好…

委員E:樂生院值得保存…

委員F:最好另謀基地重新思考(指捷運迴龍機廠),調查研究完竣再進行評估,應立即停止工程破壞…

 

二、93年4/24-4/25”回首痲瘋百年:樂生院的歷史與空間”國際研討會 專家學者看法

 

91年三位建築背景樂生會勘委員:

……至於樂生院的空間建築意義,應從樂生院”整區”進行思考,包括其座落、配置關係等等,而非單體建築來進行思考……

 

台灣大學社會系吳嘉苓教授:

……樂生院的環境其實是醫學人文的活教材,讓同學身歷其境體會過去強制隔離的氛圍,勝過於紙上千言萬語……

 

91年樂生會勘委員(匿名):

……當年幾乎所有的委員都同意將樂生院指定為古蹟,但當時一方面遭到捷運局以各種技術困難反對指定,另一方面台北縣文化局也沒有明確的政策態度,該次會勘以及後來的討論便無疾而終。「文化局根本沒有啟動古蹟保存的法定程序」,造成今日艱困的局面。……

 

 

三、93年5/5民間古蹟會勘學者觀點

新莊社區大學校長鄭先佑:

……雖然捷運機廠已規劃完成並開挖施工,但樂生院的保存不一定會與機廠衝突,現代工程技術沒有克服不了的問題關鍵在於態度;而如能做到古蹟與機廠妥善的結合,不進將使冰冷的軌道與修護廠更具有人文氣息,樂生院國際級的文化資產也能促進迴龍一帶的觀光休閒產業,是一舉數得的保存再利用方案,更是北縣政府展現文化態度,以及工程單位表現工程藝術的國際舞台。……

 

權威古蹟學者李乾朗教授:

……第一點「樂生院」的價值已經相當清楚,不論是是以世界的、東南亞的、台灣的角度來看,都相當具有保留的意義。第二點他呼籲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必須正視「樂生院」是否具有保存價值一事,立即做正式的審查。……

 

四、93年5/26北縣府陳請學者發言

輔仁大學歷史系陳君愷教授:

……執政黨強調台灣發展的思維背後體現的是怎麼樣的價值?是單純的經濟發展?還是蘊含著與文化立國兼容並蓄的可能?捷運不可能百年,但我們卻為此捨棄了有近百年歷史價值的樂生院,這樣是否能對歷史做出交代?……

 

五、93年6/4北縣府陳請學者發言

逢甲大學顏亮一教授:

……樂生院的古蹟保存正是帶動下新莊發展的新契機,而且是以醫療文化為取向的前瞻視野……

 

六、93年8/30文建會藝文空間學者發言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秘書長張維修:

……迴龍地區一向位於都市邊緣,若真的將樂生院闢建為捷運機場,將使迴龍地區更為邊緣化,原因在於整個捷運機場就是一個禁地,一旦它建成之後,迴龍不但將失去樂生院這美麗的空間,迴龍一帶也將失去與外界更多交流的機會。相對的,採取變更設計的替選方案,同時兼顧捷運建設與文化保存,以樂生院古蹟為核心建設迴龍醫療森林區,將為迴龍地區帶來重生的機會。……

 

台灣科技大學范燕秋教授:

……樂生療養院並非一個醫院而是療養所,因此是一個生活機能完整的社區,也就是以安定而有益健康的生活環境,讓癩病患者逐漸恢復健康,因此樂生院確實代表台灣公共衛生史以及醫療史上極為特殊貴的歷史見證,具有極為珍貴的文史價值。從人權的角度,所謂人權是指國民所具有的維護自己基本生活尊嚴的權力,樂生院的院民歷經長期被隔離治療的經驗,好不容易恢復作為一般健康人的生活方式與環境,若為了捷運機場而將他們在趕到醫療大樓,那就是使她們失去作為正常人健康人的身分而成再度成為病人,這也可說是對他們人權極大的侵害。……

 

七、本年度各界文章節錄

 

2004.2.15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人權立國,樂生院應列古蹟> 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理事長陳林頌

……若真以人權立國,請將樂生院指定為古蹟…..

 

2004.2.17 台灣日報 <樂生療養院應列為古蹟> 台灣科技大學范燕秋教授

……樂生療養院作為台灣唯一現存的、近代式的傳染病隔離機構,是台灣近百年公共衛生發展的縮影,它提醒著世人反思疾病與社會的關係,以及公共衛生與國家暴力的幽暗關係;同時,它也刻畫著這群處於社會邊緣的病友如何身受疾病的折磨而仍能活出自己的尊嚴……

 

2004.5.31<主流民意下的犧牲,樂生院的哀歌> 新莊社區大學校長鄭先佑

……目睹被隔離的痲瘋病患,生活超過半個世紀的樂生院區,就要被無情的剷平。從地方到中央,新政府上台,仍是無法挽救樂生院被毀滅的命運。這是樂生院的悲歌!這對號稱人權立國,重視文化歷史的新政府,更是諷刺!……

 

 

八、附錄:樂生院之古蹟價值—節錄青年樂生聯盟之北縣府陳情書面資料

 

1. 古蹟地位已受各界肯定

(1) 符合古蹟審查指定之八項評定標準:

樂生院的古蹟價值,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三十八條古蹟審查指定之八項評定標準,可分述如下:

 

①所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樂生院自創立迄今,在台灣近代傳染病防治史上,從日治時期的強制隔離措施,演進到現在的門診、開放措施,見證台灣公共衛生百年歷史的縮影。

樂生院為日治時期迄今全台唯一收容癩病病患之公立醫療與公共衛生機構,見證台灣癩病醫療、公共衛生、傳染病隔離治療之連貫性歷史,具有不可磨滅的文化歷史社會意義。

在近代醫藥發展上,從使用傳統醫藥的大風子油,到運用具有痊癒療效的MDT混合治療方式,呈現近代醫藥史的重要一頁。在公共衛生設施上,不僅是慢性傳染病「癩病」隔離設施,而且是各種生活機能完備的的獨特社區院區。在病患個人與生活互動上,則從受到病痛折磨、頹廢喪志,到活出自信、創造燦爛人生,許多可歌可泣的真實故事,皆讓人聞之動容。

就醫學研究與世界人權而言,樂生院是世界韓生氏病史所載六十個療養院之一,在醫學史上有其極為崇高的地位。樂生院所肩負之癩病醫療、收容、輔導工作,為各重要宗教教義能共享之救贖精神,具有普同之國際人權意義。

 

②時代之遠近:

自西元1930年(日治時期大正五年)至今。

 

③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

樂生院是現存有關日治時期台灣近代公共衛生的重要史蹟,特別是傳染病防治現存唯一重要史蹟。而且見證現代醫療如何研究癩病、照顧患者,以及在克服難纏的癩桿菌留下的醫療經驗,是台灣醫療史不可或缺的一頁,也是與國際公共衛生對話的議題。

曾經任職樂生療養院的台灣醫師,可作為醫界重要人物者如:賴尚和。賴尚和台北醫專畢業,1933年獲得京都帝大醫學部博士學位。因杜聰明推薦而任職樂生療養院,成為當時台人醫師之中極少數敘任高等官者。

*1930年「台灣總督府癩療養所樂生院」成立,12月收容癩病患者

*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更名為「台灣省立樂生療養院」,派任賴尚和醫學博士接管業務

*1954年八里樂山園戴仁壽牧師商討合作事宜,同年撤除鐵絲網,11月病癒患者出院返家謀職,解除強制隔離

*1956年發放身分證並回復公民投票權

*1968年與國防醫學院和榮民總醫院合作癩病學研究

*1999年更名為「行政院衛生署樂生療養院」

 

④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特色:

樂生院院區之空間配置結構、空間規劃、建築設施設計,完整記錄了近代癩病隔離、醫療、醫育之醫衛哲學辯證與演進,為人類文明之重要文化資產,兼具國際性與地域性文化特質。

樂生院的空間計畫,選擇了新莊頂坡角丹鳳山向陽面山坡配置院區,該地乾燥溫暖,是絕佳的養療之地;考量病患即便治癒也不為社會接受,因此病患所住並非「病房」,而是花木扶疏、約十人集住的獨棟宅院,供患者永久居住;診療中心既為研究、醫治痲瘋病之機構,亦為院民各種病痛的專屬醫院;院內鍋爐熱源、公共餐廚浴室、市場零售一應俱全,更有完善的上下水道、污物消毒設備。

日治後期,由各州政府募資興建州民之病宅,這些病宅特別以傳統合院形式築造,使患者適應及認同,為罕見而珍貴的「日式台灣合院」建築;全院近五十幢病宅分別以台灣各州名稱呼,構成特殊的「台灣縮影」。

 

⑤數量之多寡:

為全台第一與唯一總督府設立之痲瘋病隔離療養所。

 

⑥保存之情況:

早期建築皆保存完整良好。受到捷運機廠工程進度的影響,院區兩翼數十幢珍貴的日式木造宿舍,及癩病(即痲瘋)病患專用的「病宅」拆除,但核心區的醫療大樓、創院初期的原型病宅與合院式病宅尚完整保留。

 

⑦規模之大小:

「樂生院」原院舍範圍面積約36公頃,因新莊線捷運工程附屬道路之相關工程,現僅餘面積約三公頃。

 

⑧附近之環境:

樂生療養院為一山坡地,院內環境優美、屋舍周圍皆有大樹環繞、枝葉扶疏,院外為省道以及一般住家。院區百年榕樹低垂、花木扶疏的優美景緻,可見他們與癩病奮戰之餘,發揮殘而不廢的精神,自力更生,打造出自己美麗的家園。

 

⑨其他有關事項:

樂生院同時也為新莊地區日治時期規模最大、最重要之公共機構,目前新莊市之四處古蹟均為清代建築,樂生院之古蹟保存具有重要示範與社會教育意義。

 

 

 

 

 

 

 

 

 

 

 

第二部份 樂生院民院民聲明書

 

緣起:民國93年8月31日,文建會中部辦公室針對樂生療養院保存議題舉辦「原地保存樂生院 機廠員工辦公區與維修機廠共構案」協調會,邀集相關單位及團體參與,樂生院民代表、樂生院民自治會委員陳再添先生於會前接受聯盟採訪,由聯盟完成記錄成為此篇聲明,並於協調會當天在數十位樂生院友及與會人士見證下傳達給相關主管單位。而以下心聲更在之後樂生院民所進行的自發性連署中得到現有院民六成以上的一百八十餘人連署支持。

【樂生院古蹟保存聲明書】

訴求:

我們以樂生院為家近一世紀,我們希望將樂生院指定為古蹟做為這段抗癩經驗的歷史證據,同時讓我們能住在古蹟中安度晚年。

 

說明:

 

大家也許都知道,樂生再過四個月就要被拆掉了。將來,大家會住到新的醫療大樓裡,儘管院方努力的希望讓我們得到好的照顧,我們甚至也有一些些期待,但是心中最多的,還是徬徨與不捨啊。無論悲傷還是歡喜,不管是怎樣的歷史錯誤讓我們在這裡被關數十載,一輩子不敢指望回到一般社會裡,樂生院,永遠是咱的厝,新大樓安怎說,對咱攏是新的環境,不再是咱叨。搬遷對咱來說,不是樂生院的歷史任務到這裡告一段落,是真真實實的,乎咱在老年之時,煩惱搬厝的代誌,之前台南舍、五雲舍一些朋友面對搬遷時發生的不幸,是最鮮明的證據。

 

之前有日本時代的患友從日本來台灣走找自己過去住的所在,才發現自己過去所住寮舍已經拆掉了,只找的到母親的骨灰。之後我自己在院區走來走去,走到較高的所在,忽然間想到,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不久也將消失,我眼淚流了出來,說不會不甘,絕對是騙人的。以後看不到自己的叨,要叫我們憑著什麼回想咱的一生?

 

最近幾個月,有一批青年學生來找我們談保存樂生的代誌。對於他們的熱情,我很感動,其實我們,也不是沒有努力過,只是事情演變到這個地步,實在是需要更多人的關切才有改變的可能。咱攏已經老了,再活也沒多少日子了,我們需要的不過是安享晚年,將最後的日子過完,說希望乎咱更好的照顧,為什麼不能讓我們在熟悉的環境中平靜的過去?

 

希望咱叨保存下來,不是只有為著自己,嘛是為著台灣,像樂生這樣好的環境,咱再用也沒多久了,為什麼不留下來以後建設成森林公園或醫學博物館呢?要是這樣的地方拆掉,以後的人甘有可能想像咱以前是過著安怎的所在跟環境中?建設很重要,不過對台灣來說,樂生只有一個,拆掉就不會再有了。祇是咱的願望,甘有可能達成?我依然期待著。

 

 

第三部份 痲瘋病患人權現況

 

 

台灣雖號稱以「人權立國」,然而面對長期被社會排斥與忽視的樂生院民卻始終不以「公民」視之。院民於日治時期起陸續被強制隔離於院區之內,與社會脫節,與家人離異,於院內居住近半世紀,樂生院早已是院民情感之所寄的「家」了,然而,從「家」於民國八十四年被台灣省衛生處賣給捷運單位至民國九十一年工程動工之間,不僅難以得知確切消息,甚至到怪手挖毀家園的一刻都未曾被問「是否願意搬遷?」。這種危害人權的作為,是應該被揭發,也應該受到台灣社會的重視。

在樂生院民拜訪過程中,聯盟發現以下事實:

 

(1)院民從未於政策決定期間得知「樂生院選為機場捷運用地」

半數以上院民指出:直到工程動工典禮(2002年6月),才知樂生院被選為機場用地,其中少數幾位意見領袖消息較早,然仍是2000年左右的事,捷運局從未正式與院民報告機場設計與其功能,因此至今對於機場土地使用範圍仍然眾說紛紜,有人說只用一部份,有人說必須全拆。

由此可知,政策決策過程對「住民」的權益之極端忽視,幾乎不把她們當成「公民」(或稱為”人”)來尊重。

 

(2)院民從未簽署「搬遷同意書」

院民表示從未簽署任何搬遷同意書,台南舍等已經第一波拆遷的院民表示,知道時只能選擇「拿/不拿」補償費,而沒有選擇「搬/不搬」的餘地。

拆遷補償費分為兩部份,一部分是搬遷費8000元,另有隨建物的裝修程度補償之2萬-10萬不等的補償費。目前補償費都已拿,惟每人都少拿3萬,為順利搬到新院區才發給。但是,也有不少院民在搬遷的過程或不久,即因故死亡,院方也因此省下一筆後續的補償費!!

 

(3)對於搬遷不安與對家的不捨瀰漫院中

儘管人人還有3萬元,然院民皆表示如果可以不搬,那3萬元可以不拿,第一波搬遷的許阿伯說:「當初看到怪手把台南舍剷平,心如同在滴血一樣的痛。」,今日還住在七星舍的鄭阿伯看著長年整理的花草,也表示萬分的不捨說:「雖然這是政府的地,但我們在這裡住了五十年,不是說挖、就可以挖的!」

 

(4)被迫由平房搬至大樓、由個人生活改為群體生活、由獨立生活改為依賴生活。

院民對將搬至新醫療大樓深表不安,今日她們過著獨立個人生活,明日將改成吃公飯、公家洗衣的團體依賴性生活,大多人的心聲是:「那裡是病房,我們健康人爲什麼要睡病房」「搬過去死的快」。痲瘋病人從早期無從選擇的隔離,無非是一種爲公共利益犧牲的人權剝奪,然而今日,無法選擇安度晚年的方式,無非是人權的二度剝奪,而可笑的是,社會仍以「公共利益」為名要求其順服。

 

(5) 院方組自治會,但無實權。

目前院方組成由17院友做委員之院民自治會,商討以”搬遷至新大樓”為基礎等相關民生問題,諸如床之選擇、餐盤之選擇等等。自治會委員反應除了幫「院方背書」,這個組織似乎無實權,諸如文建會於樂生院舉行之「樂生院原地保存」協調會,院方也不曾邀請自治會參與。有委員反應自治會應當有經費(院方目前有以痲瘋病人關懷募集之”仁愛基金”),基金是否給自治會管理,目前未明。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